高考录取通知三篇(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

高考录取通知三篇(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
  讲话,是指说话;发言;谈话,或者指演说和普及性的著作体裁。好运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高考录取通知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录取通知一篇

 7月7日下午,报考成都体育学院的四川双流中学20xx级1班19岁女生易瑶,成为我省第一位拿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考生。我省20xx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发放序幕由此掀开。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易瑶接到成都体育学院网上远程录取现场的电话,她成为全省51万考生中第一位喜获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幸运儿。下午1点,邮政工作人员将录取通知书和一束鲜花送到了她的手上,她被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录取。

  接到电话高兴极了,原来我是全省的No.1!拿着编号为20010001的通知书,易瑶激动不已。文化成绩上了提档线,易瑶是以88分的体育专业高分被录取的。高中阶段她体育成绩优秀,今年获得了全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400米栏冠军,这个成绩已经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易瑶说,到体院后一定好好学习,毕业争取当一名体育教师。

  为了让考生能在最短时间内收到通知书,成都邮政今年一改往年每天到学校分时段收取为随叫随到方式收取,高校可以随时通知邮政到学校领取通知书。

  考生与家长需注意,高考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本人签字,父母等直系亲属代为领取也必须出示身份证,并办理签收手续。

  高考录取通知二篇

  一、各批次录取结果查询时间

  7月5日 复旦、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及北大、清华录取结果查询

  7月13日 艺术、体育类本科(两个批次),提前录取院校(含一所公安高专)及地方农村专项计划录取结果查询

  7月19日 第一批本科正常投档、加分投档及农林等降分投档录取结果查询

  7月22日 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和降分投档录取结果查询

  7月28日 第二批本科正常投档、加分投档及农林等降分投档录取结果查询

  7月31日 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和降分投档录取结果查询

  8月8日 高职(专科)艺术、体育类和提前批录取结果查询

  8月12日 高职(专科)批正常投档、加分投档录取结果查询

  8月15日 高职(专科)批征求志愿录取结果查询

  二、考生网上查询录取结果操作流程

  登录“上海招考热线”网站主页→点击进入“查询系统”页面→输入查询码(在准考证正面,由1位大写字母和7位数字组成)→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为考生身份证号码的最后6位不含字母的数字)→根据提示输入图形校验码→系统显示查询结果。

  三、考生也可通过招生院校提供的查询方式查询(招生院校网上或声讯电话查询)。

  四、由于录取工作是一个动态过程,且各院校录取进程略有不同,考生进入查询系统后可先点击“可查询院校列表”一栏,了解目前网上可供查询的志愿批次及院校名单。录取结果查询只提供考生录取院校的信息,最终录取结果以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为准。

  高考录取通知三篇

  现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般通过快递到学生的手中,而古代有专门的政府官员通知。古人科举应试及第之后,县州府都会派遣特定人员前去通知报喜,这样的报喜在古人眼里称为捷报。所以可以这样说,捷报就是古人现代版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古人参加科考可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他牵扯到整个家族甚至整个村庄。据说古代参加科举应试,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也有比较聪明的人专门等候在门口,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就前去向这家人报喜,碰到富裕的人家能得到点碎银花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沾上点酒喝。这样的等待在古代称之为候榜。这些场面在《儒林外史》里有过详细的描述。

  从乡试到会试,再到殿试,每个级别的考试都有捷报,只要你合格了被录取了,就有人来专门为你报喜。捷报的格式大都比较简单,除了写有应试考取功名者的名字以及考试的名次,此外就是某某县府的名称了。

  浙江仙居县皤滩镇有一个始建于南宋时期的何氏里大学士府在国内颇为著名,何氏家族在历代历史上出过许多达官贵人以及文人学士。康熙时期的帖学四大家之一何焯就隶属这个大家族。何焯25岁时以拔贡生的身份进京,后因直言耿直的性格而受到排挤,以致六次应考不第,直到四十一岁时,康熙南巡,后因朋友推荐为官,而后参加考试才成为举人,不然又要遭到他人的陷害。何焯次年参加考试,顺利考取为进士。何氏里大学士府有关于何焯的捷报。

  官报厅在学士府的正南面,两边的木板墙上就贴满了当时的捷报,有中举人的捷报,有中得头等状元的,也有中进士第四名的捷报。这些捷报上端印有一条欲飞的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捷报正中央写有某某年高中乡试或者殿试第几名。捷报的样式因朝代的不同而略有异同,但总体而言是差不多的。

  古人收到捷报之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一来可以光宗耀祖,二来可以让来访的客人一眼就能目睹到,如同现在的奖状一般。从这个细小的细节同样可以看出古人如何重视科举考试,科举几乎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原创文章,作者:兔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vip.net/102697.html

(0)
上一篇 2022年7月6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