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生之为性,食色,性也”。即喜爱美好的东西(也许是食物),是人的本性使然。这或许就是全部美食文化的根源。从出生那一刻起,我们的身体对食物就有着本能的渴求,这是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当我们一天不吃任何东西的时候,身体就会释放出饥饿的信号,此时看到食物就像看到“救星”一样,享用的不仅是美味,而是精神的救赎。从我们生活现象足见一斑,现在经营有道的餐饮为什么每天不缺客流量,只要味道特色醇真,顾客都乐意排队等候呢,有时哪怕等很长时间,就是为了吃那么一口。做得越特色的店,生意越火爆,这正是因为人们对美食有着天生的强烈钟情。绝大多数人看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就很难抑制自己的垂涎欲滴。就算是自制力超强的减肥人士,他们也时常会拜倒在美食诱惑之下而前功尽弃。“吃饱了才有劲减肥”,堂而皇之地成了他们“美食与减肥”和谐共处的最佳“借口”。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一年四季在外打拼,不就是为了养家糊口,生活在凡世间的人一天就图个肚儿圆,试问谁能离开烟火味呢。还有说法,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吃饱”后还思考如何“穿暖”,看来“吃”真成了人世间的头等大事。然而疫情最不谙烟火味。从武汉开始,一次又一次让昔日车水马龙的都市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令行禁止,居家隔离。宅家,对于有的人来说可能觉得比较难耐,丰富的都市生活突然归于平静,终归各种不适,“吃饭”或许首先成为发愁的事情。对于平时厨艺等身的我们,倒是能欣然自适。居家两大任务,一是,配合疫情防控管理,每天除了按要求做核酸检测,不随意在外走动。二是,难得有时间,可以整理内务优化居家环境,看书写字提升文化情操,更难得的是把并不丰富多样的原材料变着法子,做成一顿又一顿的美味,做菜练厨艺体验甘苦生活。“下得厨房”不仅能够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在锅碗瓢盆拼搭的舞台中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
随着人类进化演变和钻木取火,也就自然而然地衍生了做饭这门既简单又深奥的技艺。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饱腹,开始追求饮食的品味和菜品的丰富,普遍意义上的做饭,在实际生活中被赋予了很多的饮食文化和生存仪式感。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让很多人无暇留恋厨房,上酒楼、下馆子,吃饭的人数、次数越来越多,但对于很多家庭,仍免不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交织的平淡而有意味的生活。过去有个现象说来很奇怪,居家做饭的一般女人居多,但据统计,酒楼宾馆、饭店食堂,好的厨师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士。当今城市家庭,因为男女都奔忙于上班工作,家庭生活于是互相分担,男女主人谁有空暇谁便扛起更多家务,男人也主动扛起下厨的使命,不少人都有几道拿手好菜,有的甚至是业余厨师。一个男人,如果乐于下厨为父母、为妻儿、为朋友做菜,那他也算是个富有生活情趣、知冷热的人了。笔者小的时候就爱做饭,而且做的饭常常受到长辈们的褒扬。那时,我最拿手的饭是迭“懒疙瘩”,大人们总表扬我迭的“懒疙瘩”碎、好吃。长大以后,我依然爱做菜。记得在部队时,只要逮着空,就往食堂钻,或帮厨,或看炊事员切菜、配菜、炒菜。步入婚姻“围城”,爱好厨艺的我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做饭的主责。选择下厨,既分担了一份家务,又满足了自己爱吃的嗜好。做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它不仅能够锻炼一个人的统筹能力,还能在创意和变化中不断挑战自我,寻找饮食乐趣,放飞美食想象,更能在食者的赞叹声中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满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做菜,是门生活技艺,是一种人生享受。现在的饭菜,讲究“色香味型”俱全,要做得一手好菜,除了要有好的嗅觉,还要有好的视觉。多少菜配多少肉,放多少油、多少盐、多少调料,凭的就是一双“慧眼”。
尤其是对调味品“少许”的把握,凭的是一种“肌肉记忆”的感知。我做菜,从来不尝味,非常自信自己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也许是果断的性格使然,也许是胸有成竹的习惯。做菜,最能体现美感的是“刀功”和“炒功”。“刀”,不仅体现在菜切成丝又细又匀,而且手起刀落,切菜时发出“嚓、嚓、嚓”的响声,具有美韵,让人一看一听就知是个“行家”。“炒功”,不仅体现在炒菜火候的掌握,而且要看“颠勺”的功夫,感知要准确,“颠勺”要稳准狠。做菜,需要悟性,更需要实践。一个有悟性的人,只要善于观察,凡在饭店或别处吃过的菜,回家后实践操作基本都能“复制”出来。一名“厨师”的成长,虽然要进行烹饪培训,但如果他一辈子只会做师傅教给他的几道菜,那他一定没有长足的未来。做菜,不能拘泥于菜谱,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造。像我们在学习工作当中提倡的推陈出新、守正创新,其实在做菜上都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做菜,除了义务、责任和嗜好,它还体现的是一种生活能力。
做菜上的潜移默化、挥洒自如,体现在学习上就是融会贯通、春华秋实;体现在处事上就是胸有成竹、举重若轻;体现在工作上就是运筹帷幄、创造辉煌。相反,做菜的出色,不能代表学习上的出类拔萃,也不能代表为人处事的精细老道,更不能代表工作上的迎刃有余。举一反三,需要理性思考、深化提高、为我所用。厨艺需要舞台,生活需要修炼。且练且悟且珍惜!文章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张珍先生,编辑有增改,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陕耀陇中”所有,若有转载,请注明出处。陕甘一家亲,文化通人心。了解更多乡亲故事,品读更多走心文章。上面,点赞“陕耀陇中”。
原创文章,作者:抖兔学习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vip.net/95252.html